# 固体的能带
# 晶体中电子的状态
对孤立原子,其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。原子的外层电子 (高能级),势垒穿透概率较大,电子可以在整个固体中运动,称为共有化电子。
# 能带的形成
量子力学计算表明,固体中若有 N 个原子,由于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,对应于原来孤立原子的每一个能级,变成了 N 条靠得很近的能级,称为能带
- 越是外层的电子,能带越宽, 越大
- 两个能带有可能重叠
# 能带中电子的排布
固体中的一个电子只能处在某个能带中的某一能级上。
圆管能量被占据的情况:
- 满带 (内层能级分裂): 能带排满电子–不导电
- 价带 (外层能级分裂): 能带中一部分能级排满电子 -- 能导电
- 空带 (外层能级分裂): 能带未排电子–能导电
- 禁带:相邻能带间不存在能级的区域 (不能排电子)
# 导体、绝缘体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
导电性能不同的原因:能带结构不同
# 半导体
# 半导体的分类
本征半导体 (纯净的半导体,如硅、锗等):满带中的能级全部被电子填满,导带中几乎没有电子
空穴:满带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空带后,满带中出现一个空位。
电子导电:半导体的载流子是电子 (带负电)
空穴导电:半导体的载流子是空穴 (带正电)
电子和空穴总是成对出现的。
杂质半导体
-
n 型半导体
四价的本征半导体 Si、Ge 等,掺入少量五价的杂质元素 (如 P 等) 形成电子型半导体,称 n 型半导体。
掺杂后多余的电子的能级 (局部能级) 在导带底附近,极易形成电子导电。该能级称为施主能级。杂质能级不断地为导带提供导电电子。
-
p 型半导体
四价的本征半导体 Si、Ge 等掺入少量三价的杂质元素 (如 B 等) 形成空穴型半导体,称 p 型半导体。
掺杂后多余空穴的局部能级在满带顶附近,极易形成空穴导电。该能级称为受主能级。杂质能级不断地收留满带中的电子,使满带中的空穴大大增加。
# 激光
# 特点
- 方向性强,能量集中
- 定位、导向、测距、精密机械加工、激光手术刀、激光武器等。
- 单色性好,相干长度长
- 氨氖激光器:Aλ<10-8 nm
- 普通光源:0.1~10cm;氨氖激光器:180 公里
- 亮度和强度极高
# 发光原理
自发辐射:普通光源的发光机理,各原子自发辐射的光,是独立的非相干光
受激吸收:外来光子被吸收,使原子从
受激辐射:得到的放大了的光是相干光–激光
# 激光原理
-
粒子数反转
粒子数的正常分布:原子数目按能级的分布服从玻尔兹曼统计分布率
若: 通
常光源中低能级上的原子数比高能级上的原子数多得多。光吸收过程较光受激辐射过程占优势!
激光:
-
实现粒子反转的条件
- 有激励能源 (光、气体放电、化学、核能等) 将基态原子激发到高能态,但原子一般在激发态上停留的寿命只有
- 工作物质 (激活物质):有的元素原子存在某些特殊的激发态,激发态寿命 s (提高 5-6 个数量级),用具有亚稳态的元素做工作物质。
-
光学谐振腔,激光的形成
工作物质激活后,能产生光放大,虽可得到激光,但这时的激光寿命短,强度弱,没有实用价值。必须加上一个光学谐振腔。
光谐振腔的作用:
-
使激光具有极好的方向性 (沿轴线):管内受激发射的光子,沿管轴来回反射,凡传播方
向偏离管轴方向的光将逸出管外而被淘汰。 -
增强光放大作用 (延长了工作物质):形成光振荡,从而获得很强的光。
当光的放大作用与光的损耗达到动态平衡时,就形成稳定的光振荡–输出激光。
-
使激光具有极好的单色性 (选频)。光在谐振腔内传播时形成以反射镜为节点的驻波
满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