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核物理
原子核的结构和基本性质
原子核组成
原子核由质子(p)和中子(n )组成。质子和中子称为核子。
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
\[ \Large_{Z}^{A}X \]
\(X\):元素符号
\(Z\):核电荷数(核内质子数)
\(A\):核素的质量数(核子数)
\(u\)原子质量单位: \[ 1u=1.660566\times 10^{-27} \] 质子质量: \[ m_p=1.672631\times 10^{-27}kg=1.007276u \] 中子质量: \[ m_n=1.6749286\times 10^{-27}=1.008665u \]
原子核的形状和大小
原子核平均半径:\(r=r_0A^{\frac{1}{3}}\)
核半径参量:\(r_0=1.2fm\)
核质量密度:在一切原子核中,\(\rho\)近乎相同,\(\rho=2.29\times10^{17}kg\cdot m^{-3}\)
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
质子和中子都有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,其矢量和称总角动量,称之为核的自旋。自旋量子数均为1/2。
核力
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
核力的特征
- 核力是比电磁力强得多的强相互作用力,主要是吸引力。
- 核力是短程力,核子间距离小于10-15m时才明显。
- 核力与核子带电状况无关。
- 核力具有饱和性。
- 核力的本质:核子之间交换π介子的交换力。
原子核的结合能
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该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之和,它们之间的差额称为原子核的质量亏损.
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,它们之间的核力作用使体系能量降低,从而释放出能量,相应质量减少了。
结合能:由质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时所放出的能量。 \[ \Delta m = [Zm_p+(A-Z)m_n]-m \]
\[ \Delta E=\Delta mc^2 \] 平均结合能:平均结合能越大,原子核越稳定。 \[ \bar{E_0}=\frac{\Delta E}{A},A是原子核的质量数 \]
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
天然放射性
α衰变:从核中放出a粒子的过程,带正电的氨核
\(\beta\)衰变:核中放出电子的过程
\(\gamma\)衰变:从核中放出光子的过程,\(\alpha\)衰变或\(\beta\)衰变后形成新核时辐射出来的。
不稳定的原子核会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核而同时放出射线,这种变化叫放射性衰变
放射性衰变规律
t时刻样品中有N个核,在\(dt\)时间内有\(dN\)个发生衰变 \[ -dN=\lambda Ndt \] \(\lambda\):表征衰变快慢的常数 \[ t=0,N=N_0\\N=N_0e^{-\lambda t} \] 半衰期\(\tau\):原子核衰变到\(N=\frac{N_0}{2}\)所需的时间 \[ \frac{1}{2}N_0=N_0e^{-\lambda\tau},\tau=\frac{ln 2}{\lambda} \] 放射性活度: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次数,单位:贝克勒尔\(Bq\) \[ A=\frac{-dN}{dt}=\lambda N=\lambda N_0e^{-\lambda t}\\ A=A_0e^{-\lambda t}=A_0\times2^{-\frac{t}{\tau}} \] 起始活度: \[ A_0=\lambda N_0 \]
核反应与核能的利用
核反应
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发生的改变过程叫做核反应
核能的开发和利用
重核分裂
把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,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在自发地进行重核分裂
轻核聚变
在高温下,使轻核聚合而放出大量能量的反应成为热核反应 \[ _1^2H+_1^2H\to_2^4He+_0^1n \]